首页

华东女王专区

时间:2025-05-23 16:09:34 作者:法国参议院通过打击电话营销法案 将于2026年8月实施 浏览量:53524

  【科教文卫】“洋学生”刘黄河的豫剧初体验

  中新社开封2月24日电 题:“洋学生”刘黄河的豫剧初体验

  中新社记者 阚力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今年寒假假期,选择留在古都开封度假的留学生刘黄河(Capriaty),一有空就会练习豫剧经典剧目《花木兰》选段。

  “我想成为一名‘中国通’。”在来中国之前,今年22岁的刘黄河看过不少中国影视剧,由此喜欢上了中国文化,并决定赴中国留学。

  2023年9月,她从马达加斯加来到位于河南开封的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求学,并取了中文名字刘黄河。

  一踏入古都开封,刘黄河就被厚重的中原文化所折服,特别是对豫剧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愈发感兴趣。起源于河南的豫剧是中国第一大地方戏剧种,被西方观众赞为“东方咏叹调”。

1月5日,河南郑州,刘黄河(左二)在“ 豫剧人李树建入驻上海豫园”启动仪式暨媒体见面会上演出。苏恒 摄

  “豫剧太有挑战性了。”入学三月后的2023年12月,她又拜中国剧协副主席、河南豫剧院名誉院长李树建为师,成为李树建门下的第九名“洋弟子”。今年1月,她还与师父李树建赴上海同台演绎了豫剧经典剧目《大登殿》。

  为学好豫剧,刘黄河相当努力。初学时,刘黄河先从理解河南方言和剧目背景开始,有了一定基础后,她便开始练习发音和唱腔。

  刘黄河最喜欢唱《花木兰》,“我知道花木兰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女将军,我也想像花木兰一样优秀,女子也能撑起半边天”。

  “我给你们唱一段吧。”说着,她站起身摆好姿势、手势,唱了起来。但见她眼如铜铃、腰杆笔直,表情随唱腔不断变换,有板有眼,气势丝毫不输豫剧专业演员。她告诉记者,虽然学习豫剧仅仅3个月,会唱得剧目也不太多,但会一直努力学下去,“我会争取更多的登台表演机会,让更多留学生知道豫剧、喜欢豫剧”。

2月5日,河南开封,刘黄河向记者展示豫剧表演。中新社记者 阚力 摄

  近年来,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设置了豫剧、书法等课堂,让更多留学生有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这也让刘黄河颇受裨益。

  除了学习豫剧,书法课也是刘黄河的必修课。研墨、着笔、临帖……在书法老师指导下,刘黄河现场挥笔写下自己的名字,并向记者展示。在她宿舍的书桌前,贴满了中英文对照的词汇便签,“毛笔字我还写得不太好,硬笔字还凑合吧”。

  为了早点成为“中国通”,刘黄河还会买一些常见的肉和蔬菜,尝试做一些接近中国口味的饭菜。她告诉记者,目前,她已经会炒菜、炒米饭,也会做汤面,“我和妹妹住在同一间宿舍,都是我给她做饭吃”。

  “俺爱中国,河南真‘中’!”采访接近尾声时,刘黄河说出了一句拗口的河南方言,“我不仅要把中文学好,还想学会河南话,唱好豫剧,唱给家乡的人听”。(完)

【编辑:胡寒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针对这些问题,沈建峰建议,有关部门应当明确痛经假的享受前提条件,完善相关制度。这有助于减少员工在主张休假时的举证困难;明确痛经假期间的待遇问题,包括工资、社保等如何缴纳。至少应该确保员工在休假期间待遇不受影响。此外,还应建立反就业歧视制度和成本分担机制,保障女性员工的合法权益。这有助于减少职场歧视现象,提高女性员工在请假时的安全感。

共和国故事|听冯远征、张凯丽、热依扎、陈丽君讲述75年的文艺变迁

该论文介绍,触摸对人类极为重要,这是新生儿发育的首个感觉,也是人们和世界互动的最直接方式。虽然此前研究表明触摸在身心范围内都有益处,但这些研究或聚焦在特定的健康结局上,或没有考虑其他变量的影响,例如接触类型或是谁在进行接触。

国庆假期 游客在上海外滩欣赏黄浦江两岸美景

科技金融方面,国开行将聚焦重点难点,服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对科技创新、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金融服务,积极助力科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新质生产力支持重点产业链布局,助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巴西学者:中国的扶贫理念对二十国集团里约峰会具有启迪意义

邵群以她所在的西湖风景名胜区为例,西湖周边的群山蕴藏着丰富的文物,包括造像、摩崖石刻等,还有与人文完美融合的自然景观,“我希望能通过浙江文物寻宝团的力量,让大众深入了解西湖文化,进而自觉地去保护西湖文化景观等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应急管理部针对皖豫鄂启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如何理解其中的精神和品质?我想苏轼可以给我们答案。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中,再度引用苏轼的“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激励奋进。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